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早已被更新

110 人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66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01 认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缺陷。

很多人都知道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但没有意识到其理论的局限性和偏向性。

1 什么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更强调的是对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在《人的潜能与价值》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人其实有无穷的潜能,会创造无限的价值,关键是要满足人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且这五种需求是由低向高递进的(先满足底层次需求,再满足高层次需求)。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三个主要观点。

①人的需求由低向高递进。

即人首先满足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再逐级追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但这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并不相符。

②最低层次需求一旦未被满足,将造成巨大破坏力。

即人首先考虑的是最低需求,即生理需求。经常听到,人因为吃不上喝不上没地睡,铤而走险。为满足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冒险的事例很少。

③人的需求一旦被满足,再通过满足类似需求引导其继续努力是很困难的。

简言之,人的某一需求一旦被满足,满足同一需求的物品就会失去吸引力。

比如,为了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答应为其购买儿童手表。当其得到儿童手表,再用儿童手表激励孩子很难奏效。

成年人的居住需求一旦被解决,房地产开发商妄图通过广告宣传刺激老百姓买房是很难的。

3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缺陷。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中国运用,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对需求的理解、对个人、社会关系的认识。

比如,在马斯洛看来,人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中国文化背景下人最低层次的需求为吃喝与归属需求,性被排除在外。

中国人出门在外,通过寻找老乡、共同爱好的陌生人、相同行业或相同工种的陌生人,以满足个人归属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大缺陷来自:

人的需求很难明确区分,很多时候无法界定某个需求属于哪个层次。人的需求并不唯一,而是多种需求交叉存在。人对需求的满足并不严格遵循逐级递进。

基于此,1969年,有人修正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02 了解克莱顿·奥尔德弗提出的三重需要理论(ERG理论)。

1 什么是三重需要理论?

1969年,克莱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做了更新,把五层需求归为三个层级:生存、联系、成长。生存对应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和安全,联系对应的是交往,成长对应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

三重需要理论,更简单更容易区分,更便于理解,适用性更强。这是三重需要理论的根本优势。

2 三重需要理论带来的新观点。

基于三重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还提出了一些观点:

①人的需求不是由低向高递进的,而是多种需求同时存在。且人的多种需求同时发挥作用,每个需求都需要得到满足。

这一描述,明显比马斯洛需求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②当一个人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遇到挫折,这个人会选择降低自己的需求,放弃更高层次的需求,回归到较低一层的需求上。

比如收入降低时,人们倾向于降低消费,优先保证生存需求,适度降低联系需求的满足,大幅降低在成长(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投入。

奥尔德弗还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成长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会选择先满足联系需求;如果联系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他会选择回归生存需求。

③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这与马斯洛的观点并不一致。

这个观点,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运动员拿到一定成绩后,会追求更优秀的成绩;自媒体经营者,通过创作获得一定成绩后,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企业经营者获得初步成功后,还想更成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了还想更好,尝到甜头还想要更大的甜头。

个人认为三重需要理论比马斯洛五层需要理论更适合国情。你觉得呢?

小结:
今天就马斯洛五层需求理论升级版奥尔德弗三重需要理论,做了简要介绍。奥尔德弗三重需要理论虽然未跳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框架,但明显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容易接受与理解。

以上是今天的分析,希望你能有启发!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