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6 人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39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前言
A3报告是一个由丰田公司开创的用来描述事件或者问题的方法,通常用图表的方式,把问题描述、分析、改正措施、以及执行计划等问题解决的8个步骤,囊括在一张大的A3纸上,一目了然,非常清楚。

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A3报告,或什么时候只需要一个创意留言板呢?

问题和想法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有一些问题很简单,只需要仔细观察,问为什么,并解决它。还有一些问题很难,需要更多结构化的思维,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A3报告。

但我们经常完全忽视管理的另一个层面。在当今时代,管理主要是维护公司的流程和习惯。但在早期的管理理论中,当“管理”理论尚不成熟时,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管理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开会、报告和控制,还包括协调。

在某些时候,跨部门的人员需要理解彼此的工作,以确定他们是否帮助或阻止正在实施的新的解决方案:它们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还是问题的一部分。

一些大公司用正式的接口演示来解决这个问题。亚马逊在管理层使用API(告知其他部门关于你的解决方案的限制因素,便于其他部门配合),丰田则使用A3方法。

例如,这是丰田公司的A3案例。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是的,毫无疑问,A3报告的结构在帮助人们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非常有效的。

但最重要的是,A3有助于解释(1)这个人如何理解这个问题;(2)其他解决方案是什么?(3)为什么这个特定的解决方案被选中,和(4)看看其他可能有趣的地方(或者为了使解决方案有效,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A3报告对于管理人员的跨部门沟通至关重要,可以建立更健全的团队协作,使公司有更好的整体绩效。

这是另一张来自巴西丰田纺织的图片,A3报告被陈列在一个大部屋中,这样所有的职能部门都能知道彼此在做什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是一个宝贵的工具,因为它可以让一个人用别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他的深入思考 (在一分钟内)和其他人可以明白这个对策(在某些情况下是建议)适合他们自己的问题和改进。

简而言之,是的,A3是为更困难的问题预留的(相对于回顾,仔细观察,问为什么),但是它们也主要用于需要在整个委员会上共享的问题。管理层的真正增值活动不仅仅是掌管事物和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更好地定义这些接口来实现跨部门的沟通,而A3就是核心的接口工具。

通过事先商定使用已验证为可靠的问题解决方法,可明确真正的根本原因,因此能够抓住问题的真正源头(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使用A3报告使得与问题相关的人员都充分参与到问题解决当中而达成共识。问题解决 A3 报告是查明问题根本原因的绝佳工具。

不要将过多注意力放在100%正确或完美地填写报告上。A3思维比填表本身要重要得多。相反,应将A3问题解决视为问题解决的一种文化或理念。尽管A3 在外观上类似,但有时候需要根据您的独特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化。

A3问题解决中的学习可以是温故性学习,因为随着更深入的练习,您也会增加对先前所研究的部件或流程的了解。因此不要担心走回头路,也不要担心更改/调整/优化您的 A3 报告 —— 为便于修改,建议大家用铅笔书写,并带上橡皮擦!

A3 应该是:

  • 一种问题解决方法(因此细节将有所不同)
  • 形象化(图片、照片、图形、图表),而不是以文字为主
  • 协作完成——一个人填写报告是没用的,它应该是与该问题相关的团队成员经过充分讨论和验证的共同协作的结果
  • 纸质文件,而不是在电脑屏幕上
  • A3 尺寸(不能大,也不能小)
  • 所有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均可以看到 —— 最好是在人流量大的公告板上展示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A3报告——你们做对了么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