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此前,我们已经做了一篇有关凯迪拉克XTS的技术解析文章,在那篇文章的有关底盘技术的介绍中,我们大多采用了网上淘来的效果图进行展示。今天,我们得到了一次实拍的机会,不过,这次与以往的底盘解析文章有所不同,在完成套图的拍摄后,我还将开着它在赛道上跑两圈。
起初对于HiPer Strut结构的前悬架结构的认知都是源于那几张效果图,XTS的前悬架结构也正是通过这些效果图被透露出来的。它可以被视为麦弗逊式悬架的进化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既在麦弗逊式悬架的基础上加强了横向稳定的设计,又不像多连杆或双叉臂式的前悬架结构那般“繁冗”,单从这一点来看,HiPer Strut结构的前悬架就已经很精明了。
『来看看它是怎么运动的。注:此图为GIF格式,可能加载过慢,请耐心等候。』
除此之外,这样的设计还引发了主销内倾角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车辆在转向过程中会利用适当的主销内倾角所引发的轮胎接触面的变化来为驾驶员提供一定的方 向盘回正力(这句话理解起来其实很简单,在原地打轮时车身会出现小幅度的起伏,这正是因为在转向时,轮胎接触面的变化致使车身被轮胎一侧顶起所致,在重力 的作用下,便提供了一定的回正力)。
看到这,有些人或许已经为XTS捏把汗了,毕竟再好的操控感受如果是以提高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作为代价,那恐怕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至少,在选车时会有所权衡。不过,别忘了,主销后倾角也决定着方向盘的回正状态,另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从中也可起到辅助作用,再加之转向节与下控制臂的固定方式对转向性能的改善。这是在后面的试驾过程中着重体验的部分。
此外,在扭矩转向现象的改善方面,角度更小的主销内倾角设计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扭矩转向是由于在加速时两侧车轮间产生了转矩差导致,而在横置发动机的车辆上,两侧不等长的半轴是引发这一现象的关键,但显然,对于XTS而言,这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
● 前悬架其它细节